一、作文入门教学教案?
入门篇,第一课,描写
教学目的: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写技巧
教学重点: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
课时安排:45分钟左右,根据孩子实际可灵活调整
教学内容及步骤:
一、事物的主要特征:
教学方式:妈妈先列出特征项目(如形状、颜色等),再让孩子举出词语,看看他(她)能说出多少词来,妈妈也可一旁提示。
(1)视觉形象(眼能看到的):
整体轮廓:高、矮、胖、瘦、厚、薄、大、小
形状:平面——长方形、正方形、梯形、三角形、多边形、圆形、扇形、五角星形等等
立体——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锥体、棱椎体、圆柱体、台体、球体、球冠等等
颜色:黑、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、白、褐、灰、红
光泽:明亮——黑暗、鲜艳——灰暗、灿烂——阴暗、枯燥——滋润、干燥——湿润、粗糙——细腻等等
情形:老(苍老)、嫩(娇嫩、鲜嫩)、新(崭新、全新、七成新)、旧(陈旧、半新旧)
速度:快(迅速)——慢(缓慢)
(2)触觉形象(手能摸到的)
质地:软——硬、韧——脆、坚硬——柔软、结实——松弛、浓稠——稀薄、粗糙——光滑、粘稠——干爽
温度:冷——热、温暖——寒冷、热——凉、烫——冰
(3)嗅觉形象(鼻子能闻到的)
气味:香——臭
(4)味觉形象(嘴能尝到的)
味道:酸、甜、苦、辣
(5)听觉形象(耳朵能听到的)
声音:嘈杂——悦耳、大声——小声、尖叫、哭声、笑声、还有其他象声词如哈哈、嘎嘎等
二、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写技巧
教学技巧:拿出一个具体的事物,如动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,让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顺序逐个进行描写训练,妈妈可以先举例子
1、用形容词
前面阐述事物特征的例词基本说都是形容词
2、用比喻句
例如:瘦得象根火柴棒;圆圆的象个皮球;红红的象火一样;鲜嫩鲜嫩的,就象刚出芽的树叶;跑得象箭一样快;等等
3、作比较
例如: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,但却要瘦很多;西瓜圆圆的,有点象皮球,可是它还穿这绿色的花衣服;等等
三、作业布置:
拿出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,让孩子调动五官,按照视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、听觉的顺序全面观察、摸捏、品尝,一边观察,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,接着通过形容词、比喻句、作比较的方式对刚才记录的内容进行润色,最终整理成一篇观察日记 .
第二课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
入门篇 第二课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
教学目的:让孩子掌握外貌描写的基本技巧,知道有物可写
教学重点:对人物外貌内容按顺序细分
课时:4
二、电子琴入门教学?
1、指法练习最好从最基础的左右手音阶指法开始练习,并规范下来。
2、顺指法:这种指法手指间距小,无须伸张,使手型保持天然松弛的情形,这是一种应用最多的指法。
3、穿指法:要求将拇指从二或三、四指下面穿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上移的一种指法。
4、跨指法:要求将二指从大指上面跨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下移的一种指法,出于对乐句流畅的要求,需要扩大两指之间的距离时所采用的指法。
三、电子琴入门教学口诀?
开头来说了解音乐的两个要素,音准和节奏。再熟悉C调音阶,再联系指法,再练习旋律,OK!
四、32键电子琴入门教学?
技巧/步骤1:
开头来说要了解一下电子琴的结构及部件名称。电子琴的音色选择,电子琴自动节奏选择,电子琴的自动和旋伴奏,以及电子琴变奏式自动和旋。
技巧/步骤2:
第二五线谱聪明需要掌握了解。五线谱包括谱表,音符,休止符,拍号,小节,小节线,终止线,常用记号。
技巧/步骤3:
基本的乐理聪明,音级分(基本音级和变化音及),伴音,调式。调与调号,音程,和旋。
技巧/步骤4:
电子琴的演奏技巧,开头来说要注意弹奏姿势,熟悉指法名称,收的基本形状,触键的技巧。琴架喝椅子调制自己认为舒服的高度。
技巧/步骤5:
熟悉以上这些基本的聪明以后,克一简单的联系一下指法。练琴防止弹琴僵硬,保持正确的手行。拇指用指端的侧面触键。弹电子琴不同于钢琴,用力要适中,但还是要把琴键压到底。
注意事项:多多练习,从简单的练起,熟能生巧。可以在网上下载歌曲简谱,或者五线谱试着练习。
五、电子琴和弦教学入门零基础?
以61键的琴为准,单指和弦的区域一般是最左边的14个黑白键。多指和弦的区域一般在最左边的19个键。
再打开节奏的基础上、弹一个和弦,接着手离开,琴会一直发出这个和弦的效果,直到停止节奏或弹下一个和弦为止。
单指和弦的弹法;
需要注意一下音名的影响,比如C,字母既可以指C这个音,也就是do这个音,也可能指大三和弦中的C和弦,也可能指C大调。具体代表的意思要看出现在什么位置。
1:大三和弦的单指弹法
大三和弦的单指弹法只用到一个键。C和弦就弹C 这个音,也就是do,?c和弦就弹?C这个音。D和弦就弹D这个音,以此类推。
2: 小三和弦单指弹法
小三和弦是两个音一起弹。一般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同时弹就可以。
比如Cm,先找到C,接着再弹C左边挨着的黑键。最左边的C没有左边的黑键,因此CM要往右边移一个八度。
多指和弦弹法
多指和弦在每个琴上都是一样的。大三、小三和弦同时弹三个键,属七和弦同时弹四个键。
1:大三和弦的弹法
先找到根音,再往上,也就是往右,数4个半音(也就是大三度),这是第二个音,再往上数3个半音(也就是小三度),就是第三个音,这三个音一起弹就是大三和弦。
比如:C和弦先找到do,数四个半音是mi,在数三个是sol,C和弦就是do,mi,sol三个音一起弹。
大三和弦的公式是:大三度+小三度
2:小三和弦的多只弹法
小三和弦的公式;小三度+大三度
数一下
Am:la_do_mi
Dm:re-fa-la
Cm:do-?mi-sol
3:属七和弦的公式是:大三度+小三度+小三度
数一下
G7:sol-si-re-fa
D7:re-?fa-la-do
?F7:?FA-?LA-?DO-MI
大三,小三。属七这三类和弦对于初学者就够用了,以后在慢慢加深难度。
有了这三个口诀,就能算出三类中所有36个和弦的多指弹法。
和弦不是背出来的,而是算出来的。记住公式很重要。
大三和弦:大三度+小三度
小三和弦:小三度+大三度
属七和弦:大三度+小三度+小三度
六、电子琴教学入门1234567指法?
电子琴教学入门1234567的指法
电子琴的指法口诀根据和弦的不同有不同的区分: 口诀就是各个和弦的指法,比如Am和弦是la、do、mi,Dm和弦是ra、mi、fa、Cm和弦是do、mi、sol,七和弦G7是sol、si、re、fa,D7和弦是re、fa、la、do,F7和弦是fa、la、do、mi。 电子琴的指法还有大三和弦、减七等传统的和弦,新和弦的内容有七和弦、挂留音和弦等,在练习的时候根据和弦的基本原理和音色,在电子琴的音色上运用不同的和弦演奏。 电子琴的基本指法1234567分别对应右手的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,下一个高音在弹奏的时候用到左手的指法分别小拇指、无名指、中指、食指、拇指、中指、食指,右手的手指在弹奏的时候是将手指从下面穿过去,左手是从手指上面跨过去。 电子琴在刚开始进修的时候要从简单的左右手指法开始练习,熟练之后再练习比较难的和弦演奏技巧,基础的指法有C大调、D大调、E大调、G大调、A大调、B大调。 钢琴在学的时候没有捷径,只有从简单的指法开始慢慢的练习,向和弦的指法过渡
七、儿童电子琴指法教学入门零基础?
1.
顺指法 当一个乐句能够用一个把位弹出来时就用顺指法。(一般音域在五度内)这种指法手指间距小,无须伸张,(年龄幼小的琴童需适度扩张)使手型保持天然松弛的情形。这是一种应用最多的指法。如:
2.
穿指法 要求将拇指从二或三、四指下面穿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上移的一种指法。如:
3.
跨指法 与穿指法相反。要求将二指〔或是三、四指〕从大指上面跨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下移的一种指法。如:
4.
扩指法 出于对乐句流畅的要求,需要扩大两指之间的距离时所采用的指法。
八、37键电子琴教学入门零基础?
37键电子琴的入门教程
身体姿势
手的各部位要天然放松,切忌僵硬。大臂天然下垂,小臂与手腕、手背成水平线。手指天然微微弯曲,最终一节与键盘垂直。大拇指用外侧触键,其它指用指尖肉部触键。弹电子琴手指的力度要稍轻,不宜采用演奏钢琴的力度重触键。由于演奏者演奏一般电子琴,触键力度的大致并不影响音量。手指过于放松、甚至轻飘飘也是不正确的,由于这样有时会由于按键过浅,没有拨通电子振荡器电路。
五指原位练习
C大调及a小调弹奏入门训练 C大调、a小调的浅易曲子一般不用弹黑键,进修弹奏一般都由此练起。
开头来说作右手原位的练习:手指天然地弯曲,大拇指放在C调的中音DO上,一个手指对准一个键,照着练习上的指法来弹。
练习步骤:
右手五指原位练习单音,先练断奏后练连奏。加上自动低音的五指原位练习,先慢后快,要求按节奏的速度弹奏。进修大三和弦的标记法,进行左手大三和弦的练习。双用混合练习:右手弹旋律,左手弹指定的大三和弦并选择好指定的音色和节奏。
九、电子琴教学入门零基础手指指法?
如果要把1234567弹完的话分别对应的是右手的拇指,食指,中指,拇指,食指,中指,无名指。下一个高音手指用拇指弹。
左手的话分别对应小手指,无名指,中指,食指,拇指,中指,食指。右手手指从下面穿过去,左手的从上面跨过。对于键盘乐器初学者来说,指法练习最好从最基础的左右手音阶指法开始练习并规范下来
十、儿童电子琴教学入门零基础24键?
儿童电子琴的教学入门零基础24键:
1.
顺指法 当一个乐句能够用一个把位弹出来时就用顺指法。(一般音域在五度内)这种指法手指间距小,无须伸张,(年龄幼小的琴童需适度扩张)使手型保持天然松弛的情形。这是一种应用最多的指法。如:
2.
穿指法 要求将拇指从二或三、四指下面穿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上移的一种指法。如:
3.
跨指法 与穿指法相反。要求将二指〔或是三、四指〕从大指上面跨过去,使手指的把位下移的一种指法。如:
4.
扩指法 出于对乐句流畅的要求,需要扩大两指之间的距离时所采用的指法。